答欣明:江河映初心 匠心繪答卷 |
|
|
|
2024年11月22日,青海羊曲水電站中控室驟然響起掌聲——1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振動、擺度、瓦溫等技術參數均在優良范圍內,所有關鍵指標數據遠超國家標準,均達到“精品機組”的要求,這讓身著油污工裝、神情緊張的答欣明露出了笑容。此刻距他率隊進場僅23個月,零下28度的寒夜里,這位38歲的項目總工創造了單機4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一月兩投”歷史紀錄。 監控屏幕的藍光映著他通紅的臉頰,安全帽邊緣凝結的冰碴簌簌落下,這個堅毅高大的身影與十四年前新疆波波娜水電站那個渾身水泥漿的見習技術員悄然重疊。 熱能青年的水電啟蒙 2015年秋,新疆小山口三級水電站的戈壁灘上,狂風卷著砂石抽打在臨時板房的鐵皮墻上。答欣明裹緊褪色的工裝棉衣,望著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順利并網發電,正式進入商業運行的3號機組,耳畔依稀響起四年前初到此地時的風聲,里面裹挾著年輕人的迷茫與不甘。 “小答,愣著干啥,趕緊來呀。這段時間辛苦了,咱們順利完成了“一年三投”目標!師傅們說晚上兄弟們聚一聚,就等你咯。后續還有收尾工作,咱們還得再接再厲呀。”師父的聲音將他的思緒拉回了現實,回過頭師父正笑著朝他招招手,旁邊還有一群老師傅,是這幾年并肩作戰的戰友。 2010年7月,K4527次列車穿越河西走廊的漫天黃沙,將23歲的答欣明送至新疆和田。海拔3200米的波波娜水電站施工現場,空氣中含氧量僅有平原的65%。這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畢業生,呼吸急促、頭昏腦脹——他的高原反應首課,比技術培訓早了三天。然而,他并沒有就此退縮和倒下。 相比陌生艱苦的環境,冰冷堅硬的鋼鐵和機器才是他需要面對的難題,好在還有一群經驗豐富的老師傅。“瞧見壓力表指針的顫動沒?”師父呵著白氣在結霜的管路上畫出示意圖,“這是系統在呼吸。”答欣明永遠記得師傅的手——布滿凍瘡卻穩如液壓千斤頂,在零下25度的環境中將密封環安裝誤差控制在0.03毫米。 答欣明也展現出來了年輕人的干勁和毅力,施工現場,他的身影無所不在,手里緊握著圖紙,蹲在泥濘的工地上,與師傅們一起討論著施工的每一個細節。晚上回去熬夜看圖紙、“啃”術語、查資料,記錄每天新學的知識,日復一日地汲取技術“營養”。四年時間里,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得心應手,他的雙手早已被風沙和機械磨得粗糙,但他的眼中卻閃爍著堅定和自信的光芒。 銀河傾瀉在寂靜的戈壁灘上,腳下是沉睡的機組,掌心是師父傳的千分尺。“終有一天,我安裝的機組會像星辰般點亮遠方城市的夜晚。”在答欣明的心里,一顆“安裝好每一臺機組,點亮更多光明”的種子已悄然埋下,遠處夜巡車的光束照在這個熱血青年的身上,如同一條通向未來的光之軌。 大國重器的硬幣宣言 在完成波波娜水電站建設后,答欣明又參與了小山口、云南羅閘河、云南李仙江流域梯級水電站的機組安裝調試或檢修工作,逐漸成長為了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專業技術人員。 2020年,他和團隊拿到了世界級工程的入場券。“白鶴灘水電站共安裝16臺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他們需承擔左岸電站8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及其附屬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任務。其中,單臺百萬機組有50多米高、8000多噸重,相當于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重量,屬于超巨型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是世界上首批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被稱為世界水電行業的“珠穆朗瑪峰。”打好這場“百萬“硬仗成了當時所有人的奮斗目標。 “我們一定能再創輝煌!”望著營地上“裝精品機組、建美麗工程、創千秋偉業、鑄大國重器”的大字,答欣明摩拳擦掌,暗自給自己打氣。同時,人員返崗、設備供應、隔離防控、精度和準度要求高……各種困難和壓力也接踵而來。 為了“首批機組按期投產發電,獻禮建黨一百周年”,作為白鶴灘機電安裝工程項目部生產副經理,答欣明和團隊迎難而上,勇闖“無人區”,創新測量控制方法,研制配套工裝,一次次優化改進施工工藝和操作方法,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施工一線。 2021年6月28日,白鶴灘左岸電站1號機組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成為全球首臺實現100萬千瓦滿負荷發電的機組,正式開啟我國水電從“并跑”到“領跑”的跨越,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高度贊揚全體建設者。 2022年5月30日,白鶴灘水電站地下廠房掌聲雷動,5號機組順利通過72小時試運行,正式移交電廠進入商業運行階段。帶負荷試驗結果表明,5號機組三部軸承振擺均在5“道”(50微米)以內,遠優于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精品機組”標準,屬“歷史最優”! 答欣明從工裝口袋掏出五枚硬幣——1元、5角、1角錯落排開,在5號機組頂蓋上一一豎立。鎂光燈驟亮,硬幣在50.8赫茲額定轉速中紋絲不動,如同焊在鋼鐵上的銀花。“每道(0.01毫米)振動衰減,都是三萬次螺栓預緊力的博弈。”他輕撫機組外殼,指尖傳來的0.05毫米振幅,正是中國水電人寫給重力的戰書。在此之前,1號和2號機組也分別進入9道和8道。 每一次質量的跨越式提升,都凝聚著他和團隊“精益求精”的態度和對完美的不懈追求。這背后更體現了他們“永不滿足現狀、勇于自我革新”的拼搏精神和“敢于自我加壓、主動迎接挑戰”的進取氣魄。 回想起當初立下的誓言——“百萬千瓦水電機組干不好,不僅是砸自己的牌子,更是砸單位的牌子”,答欣明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他沒有辜負來自各方的期待,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與擔當。 2024年1月,中國水電四局大型水輪發電機組安裝與調試團隊也榮獲“國家卓越工程師團隊”稱號,這是對他作為這個團隊主要成員最好的肯定。 “從5萬到100萬千瓦,答欣明站在前輩們的肩上走的很快,但真正的征程,永遠是下一座高峰。”他的腳下,金沙江的波濤正涌向黃河上游的羊曲。正面刻著“5道奇跡”,背面映著萬里星河,答欣明也將帶著他的“硬幣”奔赴下一個戰場。 高原峽谷的綠能澎湃 “作為我國±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壓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撐調峰電源,羊曲水電站將在促進青海省新能源規模化開發應用、打造黃河上游清潔能源基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對于助力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和推動國家‘西電東送’能源戰略也具有重要意義。”在來之前,答欣明就做好了功課。 水電工程建設“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對母親河的治理是數代中華兒女矢志不渝的追求,對于這個曾在西北上學,且與水電打了10多年交道的漢子來說,描繪好黃河上這顆新的“明珠”,才能造福更多人民。 2022年11月,答欣明和團隊成員跑步進場,在這片蕭瑟荒涼的土地上開啟了與時間的賽跑,“要行動起來,迅速打開工作局面,不能坐等圖紙”,在周例會后,根據項目負責人要求,答欣明將計劃逐周逐日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并,并牽頭成立QC攻關小組,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廠家安裝作業指導書進行技術把控。 “老趙!你那個水平儀氣泡飄得比風箏還歡”!他踩著鋼筋網跨過基坑,抓過起重工手里的儀器,哈了口氣擦了擦鏡面:“高原溫差大,得先捂熱了再校準”。轉身又抄起焊工小孫的面罩,手指在焊縫上比劃:“瞧這魚鱗紋,頭兩遍走快了,得補個斜拉弧。” 黃沙粉塵混合著機器的轟鳴聲,焊接、測量、敲擊……頭戴紅色安全帽的師傅們在定子、上機架等機組部件之間來回移動,答欣明也穿梭在各個工位中,時刻緊盯安裝質量。傍晚的羊曲寒風凜冽,廠房里的溫度最低時達到零下三十攝氏度,但在羊曲水電站機電安裝項目施工現場一線卻是燈火通明,他和團隊克服高寒、低溫、缺氧等不利因素,加班加點,爭分奪秒,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進度。 “三臺機組蝸殼安裝、2號機組蝸殼交面、2號機組定子吊裝等任務皆超計劃工期完成,三臺機組蝸殼全部檢測一次性合格率均100%,2號機組定子圓度0.33毫米,轉子圓度0.34毫米,遠超國標優良標準1.08毫米”。他的努力很快也取得了成果。 “2號機組尾水充水正式開始。” “收到!” “2號機組尾水管、蝸殼和引水流道下平段充水完成。” “經檢查,技術供水室、檢修滲漏排水泵房、水車室、尾水錐管蝸殼進入門均一切正常無滲漏情況。” “水力量測儀表盤各部位壓力正常。” 時間很快來到2024年國慶前夕,隨著2號機組尾水管充水一次性成功,首臺機組即將投產發電進入倒計時。在支部會議上,作為黨支部書記的答欣明指著施工進度網絡圖劃出三個紅色方框:“把黨小組建在工位上,大家同頻共振,形成“一盤棋”的全局觀念,擰成“一股繩”,共同為首臺機組投產發電努力。 中控室的警報燈突然轉綠,整個廠房像被按了暫停鍵——所有焊槍熄火、吊車停擺,幾百雙眼睛盯著電子屏上跳動的數字。老起重工馬師傅還拿著對講機,話到嘴邊緊張地不敢說出口。 “并網成功!”不知道誰先吼了一嗓子,聲浪瞬間炸開。年輕技術員們把圖紙拋向半空,A4紙在探照燈下翻飛如鴿群。焊工老王摘下面罩抹眼淚,被汗漬染黑的臉頰沖出兩道白印子。答欣明讓人群推搡到機組前,后背抵著冰涼的鋼板,忽然想起十多年前在小山口凍得直跺腳的深夜。 2024年11月8日,2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機組各部導軸承擺度、各部位振動達到精品機組優良標準,運行平穩,性能卓越。看著穩穩矗立的硬幣,一幕幕揮汗如雨的畫面,一組組不斷刷新的數據在答欣明的腦海中不斷閃過。 此后兩個月內,1號和3號機組相繼并網發電,電站如期全容量并網發電,他和團隊創造了單機40萬千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一月兩投”“兩月三投”歷史紀錄。 “截至目前,羊曲水電站已投產機組各系統運行狀況良好,運行后?年平均發電量約47.32億千瓦時,可滿足157.73萬個年用電量3000千瓦時的家庭正常用電需求,將為高質量打造黃河上游清潔能源基地和推動國家‘西電東送’發揮重要作用。”答欣明還在興奮地為記者解答疑惑。 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答欣明望向窗外轟鳴的廠房,那里既有精密咬合的齒輪,也有獵獵飄揚的黨旗,兩種力量正共同驅動著清潔能源的巨輪,向著“雙碳”時代的星辰大海破浪前行。 |
|
|
【打印】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