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令釗:咬定青山不放松 緊抓生產提效率 |
|
|
|
在浩渺的水利建設畫卷中,有這樣一位身影,他身處引江補漢這一國家重大水利工程的最前線,用汗水與智慧書寫著“自強不息,勇于超越”的企業精神。他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堅韌不拔的精神,詮釋著對生產事業的無限熱愛與執著追求。他,就是公司的先進生產(工作)者——杜令釗。 杜令釗,自2005年踏上建設之路,他的足跡已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從河北張河灣的抽水蓄能電站,到云南龍江的奔騰江水;從江蘇寧杭客運專線的繁忙軌道,到新疆奇熱哈塔爾水電站的崇山峻嶺;從遼寧京沈客專的遼闊大地,到廣西界首風電的廣袤風場;再到河南鶴壁省道304改建工程的每一個安全角落,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汗水。如今,他身居引江補漢9標項目部副經理、生產負責人的要職,繼續著他的建設征程。 勤學篤行? 深耕安全生產領域 “學習,是我前行的燈塔?!边@是杜令釗常掛在嘴邊的話。他深知,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在建設領域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他始終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境界來追求,作為一種自身修養去堅持。無論是項目圖紙、施工方案,還是二建、一建的考試,甚至是注冊安全工程師的認證,他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鉆研、去揣摩。每當夜深人靜時,他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埋首于宿舍的書桌前,翻閱著厚厚的資料,揣摩著每一個知識點。而他書桌前的那盞燈,成了項目部最溫暖的守候,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他笑言:“每翻開一頁書,就像是推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建筑世界?!闭沁@份對知識的渴望和對學習的熱愛,讓他收獲了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他的名字也頻頻出現在《青海水力發電》《中國建設信息化》《工程建設標準化》等權威期刊上,成為了行業內的佼佼者。 克服困難? 工程建設成果豐富 在引江補漢9標項目初期,困難重重,挑戰接踵而至。前期遺留問題如巨石擋路,特別是征地補償款未及時賠付的問題,導致現場多次出現村民阻工事件,施工進度一度陷入僵局。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困境,杜令釗沒有退縮,更沒有抱怨。他深知,作為生產負責人,自己的責任就是帶領團隊克服一切困難,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于是,他與對外協調負責人并肩作戰,無數次奔波于政府、村鎮之間,用誠意和耐心一點點化解矛盾,爭取支持。終于,在2024年6月16日,那聲震耳欲聾的首炮爆破聲響起,不僅炸開了隧洞前進的道路,也炸響了杜令釗心中勝利的號角。那一刻,他激動地揮舞著拳頭,眼中閃爍著淚光:“這一炮,是我們對困難最有力的回應!是我們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隨后的日子里,杜令釗帶領著他的團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信念,投入到項目的施工生產中。25#施工營地的首倉混凝土澆筑、平洞襯砌、工地試驗室的順利驗收……每一個節點的完成,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他們頂著烈日,揮汗如雨,卻從不言苦;他們冒著風雨,堅守崗位,始終如一。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項目進展順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特別是在2024年10月份25#平洞月進尺達到176.5米,榮登全線掘進榜首的那一刻,整個工地都沸騰了。杜令釗的臉上洋溢著難得的笑容,他緊緊握住生產管理部主任張永平的手,激動地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汗水澆灌出的勝利之花!我們證明了,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科技賦能? 智能建造引領生產 除了在生產管理上的卓越表現,杜令釗還非常注重科技創新在生產中的應用。他深知,科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只有不斷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才能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工程質量。因此,他密切關注智能化綜合加工廠、標準化智能試驗室、智能拌合站和數字孿生智能建造中心的施工建設情況,積極推動這些新技術在項目中的應用。2025年2月21日,引江補漢9標拱架加工生產線及小導管成型生產線在預定位置順利完成驗收。這條生產線通過數控程序實現鋼材下料、剪切、彎曲、焊接等工序的批量化處理,單日產能顯著提高,滿足工程對鋼拱架和小導管的大規模需求。杜令釗站在生產線旁,看著機器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喜悅。他感慨地說:“看!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以前需要37人完成的工作,現在8人就能搞定!效率翻了近五倍!我們要用智能建造引領生產!”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引江補漢的施工建設中,杜令釗和他的團隊在科技創新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他們成功申報了《全智能綜合加工廠在大型水利工程中的應用》科研項目,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地,用科技賦能生產施工。這一項目的成功申報,豐富了引江補漢項目的技術成果,也豐富了公司在水利建設領域的科技創新。 風雨兼程,杜令釗的身影總是那么堅定。他深知,引江補漢工程的建設意義重大,而他,作為其中的一員,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他常說:“23#平洞、25#平洞就是我的家,這里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捧土,都和我有著不解之緣。”這份對工作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讓他成為了工地上最耀眼的那顆星。 杜令釗,一個用行動詮釋責任,用汗水澆灌夢想的生產工作者。在這條漫長的工程建設之路上,他將繼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
|
|
【打印】 【關閉】 |